新華網廣州7月20日電(記者孔博、毛一竹)執(zhí)行難是實現司法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十幾年來,全國優(yōu)秀法官、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qū)人民法院副院長林保南不吃當事人一頓飯、不收當事人一分錢,為了素昧平生的老百姓傾盡全力,面對威脅利誘巋然不動,執(zhí)結標的額近億元,執(zhí)結率近100%。
他憑著秉公執(zhí)法、柔情析法、真情用法,贏得了良好口碑。
正義不分錢多錢少
1987年,22歲的林保南從一名中學教師調到霞山區(qū)法院工作。此后的20多年里,他就一直“釘”在執(zhí)行崗位上。每年經手數十起案件,從幾百萬元到區(qū)區(qū)幾十元,無論案件大小,他都認真對待,常常費盡周折。
2005年,一件標的額只有150元的執(zhí)行案交到了林保南手上。市民鄭小玲(化名)跟丈夫楊小凱(化名)離了婚,獨自帶著上小學的女兒生活。自己下崗失業(yè)、女兒患病,鄭小玲一度陷入困境。她三天兩頭拿著一兩百元錢的藥費單找法院和前夫。身為司機的楊小凱不堪其煩,后來索性賭氣拒絕給錢。鄭小玲只好到法院申請執(zhí)行。
標的額僅有150元,林保南卻沒有嫌案件小。他主動找鄭小玲了解案情,并反復告誡她不要總到楊小凱的單位吵鬧。同時,他還多次上門開導楊小凱,“沒想到法官這么有耐心,他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楊小凱回憶說。
林保南的執(zhí)著終于感動了他們兩人。經過反復調解,楊小凱同意一次性給付女兒的日常醫(yī)藥費。
如今,鄭小玲是一家物業(yè)公司的財務人員,女兒上了大學,楊小凱則組建了新家庭。逢年過節(jié),兩個家庭還一起吃頓飯,相處融洽。
有人認為,“百元小案”的執(zhí)行成本遠遠超過標的額,費這么大的勁不值得。林保南這樣回答:“正義是無價的,執(zhí)行的價值不能以錢多錢少來衡量。對困難群眾來說,拿不到這點錢可能就無法過活,甚至心生絕望?!?/p>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