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红楼,欧美高清另类,欧美日韩中文在线观看,久久激情精品,91视频导航,亚洲欧美日韩一级,巨人精品福利官方导航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yè)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法治聚焦 >> 法界

法界

網絡虛擬財產能否繼承引爭議 專家稱無須專門立法可加強判例指導

來源:法制網     日期:2011-10-21         閱讀:2,913次

網絡虛擬財產能否繼承引爭議 專家稱無須專門立法可加強判例指導

CFP供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之引發(fā)的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問題也一直為人們所討論。近日,一則關于夏女士向騰訊公司申請要求獲取丈夫QQ郵箱密碼未果的報道,再度引發(fā)人們對該問題的新一輪熱議。

網民商家說法各不相同

湖南省長沙市的王先生在自己的QQ郵箱里保存了大量與妻子夏女士的往來信件和照片。然而,王先生突遭車禍不幸去世后,悲痛欲絕的夏女士想要整理丈夫保存的信件及照片,以留作紀念。但是,無論怎樣與騰訊公司交涉,夏女士讓對方提供王先生QQ郵箱密碼的要求都被拒絕了。

騰訊公司認為,根據騰訊公司與用戶之間達成的協(xié)議,QQ號碼所有權歸騰訊所有,用戶只擁有號碼使用權。用戶不能將QQ號碼作為個人財產處置,因為QQ號碼不屬于法律上遺產繼承的范疇。

在國外也有此類案例。2005年,一名在伊拉克陣亡的年輕士兵的父母,將雅虎告上了法庭,要求雅虎允許他們進入兒子的郵箱賬戶。

雅虎辯稱,它的協(xié)議條款不允許郵箱賬戶被轉交給親屬。雖然法庭最后判令雅虎將賬戶移交給士兵的父母,但至今雅虎的協(xié)議條款仍然聲明,郵箱賬戶不可轉讓,也無法繼承。

諸如此類案例越來越多,許多網友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包子哥”認為,游戲里的東西本身毫無價值可言,當玩家傾注時間、精力、金錢進去之后,獲得更多的是游戲本身帶來的樂趣。

網友“雪媽”則認為,用戶有權利來決定這些賬號或者財產的歸屬。

網友“月姑”期望,法律能逐步承認虛擬財產繼承的合法性。

專家認為應當區(qū)別對待

我國繼承法第三條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遺產是財產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是公民死后留下的財產,身份關系和人格利益是不能繼承的?!敝袊ù髮W法律碩士學院院長、民商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費安玲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網絡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要區(qū)別對待?!辟M安玲分析,網絡虛擬財產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虛擬財產離開了虛擬空間,這項財產可能與現(xiàn)實社會完全脫節(jié),即離開了虛擬世界就什么都不是了;另一種情況,虛擬空間中的財產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財產相掛鉤,比如,支付了現(xiàn)實社會中的貨幣來購買產品,或者在虛擬財產的狀態(tài)下去掙虛擬貨幣,然后這些貨幣又能轉化成現(xiàn)實生活中的貨幣。這是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所以不能泛泛地說虛擬財產能不能繼承的問題。

“只有對那些虛擬的財產可支配并能與現(xiàn)實社會的財產有銜接、能互換,我們才能考慮財產的繼承問題,單純的虛擬狀態(tài)是不能作為財產繼承的?!辟M安玲認為,首先應當定性,定性之后才可以根據遺產的相關法律規(guī)則來處理。

“現(xiàn)在大家討論比較多的是QQ賬號、游戲賬號之類的繼承問題,我認為單就賬號本身而言無法判斷其是否屬于財產,其關鍵在于要考查這個賬號能否成為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可支配的法律意義上的財產。如果賬號不能與現(xiàn)實社會的貨幣或者其他財產產生交易關聯(lián),所謂的賬號就不存在法律上的財產性質,在該情況下,賬號本身不能構成人們可支配的財產,故而不能繼承?!辟M安玲說。

費安玲指出,就QQ賬號而言,該賬號并非與現(xiàn)實社會的財產無任何關聯(lián),例如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利用銀行卡購買的Q幣只能通過QQ賬號來實現(xiàn)其虛擬貨幣的功能,尤其可以在虛擬環(huán)境中購買騰訊的所有業(yè)務及游戲道具(騰訊充值中心在其說明中對此有突出的提示)。此外,賬號使用人依照合同約定享有對該賬號的使用權,在合同沒有約定禁止登記者之外的他人利用該賬號的條款時,如同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電話號碼的利用一樣,死者的親屬和朋友當然可以繼續(xù)利用該賬號。如果在該賬號中還保存著涉及死者及其親人隱私的信息,則更應當允許死者的親屬對該賬號進行利用以對所涉及的隱私信息進行處理。

“由于我國繼承法并未涉及網絡環(huán)境下的財產問題,故而不能說法律已經明確拒絕虛擬財產成為遺產的可能。這需要法學界、司法界根據社會現(xiàn)實情況從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的角度對所謂的虛擬財產作出解釋。”費安玲補充說。

如何繼承可加強判例指導

據了解,美國、韓國等國家已有立法對一些特殊的網絡虛擬財產進行保護。比如美國俄克拉何馬州規(guī)定,對上傳的數字相片、往來的電子郵件等,如死者在生前沒有就去世后的虛擬財產作出明確的處置說明,法院將根據情況決定它的合法繼承人;韓國立法規(guī)定網游中的角色和道具獨立于游戲運營商而具有財產價值。

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現(xiàn)有即時通訊用戶3.9億,博客用戶3.1億,社交網站用戶2.3億,微博用戶1.9億;截至2010年6月份,個人網店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200萬家。這些虛擬財產在用戶死后如何處置,將是我國今后面臨的一大問題。

“我國的繼承法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制定實施的,那時互聯(lián)網并未出現(xiàn)?!辟M安玲分析,由于遺產繼承就是財產繼承,不可能有其他身份或者人格利益的繼承,所以在討論遺產繼承時,首先要看被繼承的對象是否屬于財產,其次才能夠考慮如何繼承的問題。

“從司法解釋角度來看,大家也在討論這個問題,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可以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案例來解決有關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問題?!辟M安玲最后說。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