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情,其實早已不是第一起。如果大家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律師”和“被打”這樣的關鍵詞,相信一定會有不菲的收獲。此外,近來也有一些人文學者遭遇暴力,今年2月14日的情人節(jié),作家徐來在北京一家書店簽名售書時,就被兩名據(jù)稱僅僅是“看不慣他”的兇手刺傷。
為什么致力于維權的人頻受攻擊?為什么以社會良知為己任的文人學者們也屢遭襲擊?我們的社會在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現(xiàn)在,借由嚴義明律師的案子,是時間反思這些問題了。
案件的真相,或許需要較長的時間由司法機關去揭示和厘清,但是根據(jù)我對嚴義明律師的了解,按照他的業(yè)務領域涉及的常識,我們有合理的理由來懷疑行兇者的動機,也有必要的義務和責任提出適當?shù)馁|疑。
數(shù)年前在哈爾濱,我跟嚴律師有過一面之緣,當時他擔任大慶聯(lián)誼案中的中小股東和散戶的代理律師,提起全國第一起因證券發(fā)行欺詐引發(fā)的賠償訴訟。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甚至不惜因為個人與事務所的利益沖突無法協(xié)調而退出原先執(zhí)業(yè)的一家著名的大型律所,隨即以個人名義開業(yè),專事上市公司損害中小股東權益的維權官司。上述種種,其良知、其毅力、其勇氣,均非一般人所能比擬,但也蘊含著非同常人的風險。
在一個正常健康的社會中,無論是文人的發(fā)言,還是律師的維權,都是消解社會矛盾,遏制暴力滋生的重要機制,何以如今這些人反倒變成了被侵害、被傷害的對象,在暴力抬頭的背后,有著怎樣隱秘的邏輯?這些暴徒及其他們背后所代表的力量如果有委屈、有不滿,本應該通過法律的途徑主張權利,那么,他們?yōu)槭裁床幌蚍ㄔ浩鹪V而非要使用暴力?
這不得不說是當下的社會糾錯機制乃至是司法的尷尬了。嚴義明律師的所作所為和一些人文學者的言論,必然觸及了一些人的利益。這些擺不上臺面的利益,自然無法通過司法途徑獲得保護。唯一有效的解決方式,只剩下數(shù)千年亙古不變而又行之有效的傳統(tǒng)方式——暴力。因此,與其說暴徒襲擊的目標是嚴義明律師,不如說是對司法赤裸裸的藐視;與其說犯罪分子的刀是刺向徐來的肉身,不如說是暴力傾向在社會糾錯機制的失衡中抬頭。
無疑,任何犯罪都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偶然性與特殊性。但是,類似暴力事件的抬頭,恐怕已不是一個“偶然性”的問題了。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